四川省近日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,全面总结夏季臭氧污染防控工作。通过优良天数、臭氧浓度等相关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到,经过为期3个月的臭氧污染防控攻坚,排名从后进变先进,在较短时间内扭转了严峻形势。
回顾四川省2020年夏季臭氧攻坚行动,笔者认为,好看的数据背后,是持之以恒的攻坚决心和与时俱进、因地制宜的攻坚方法。
把脉问诊,找准症结。这是第一步,也是最基础、最关键的一步。国内外研究一致显示,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是臭氧生成的两项关键性前体物,找到并管好这两个前体物的排放源,臭氧污染自会下降。找到关键排放源就找到了症结。在实践中,可以针对工业企业,靶向定位污染治理设施收集率、运行率和去除率“三大核心”,突出围绕“三边”(城边、厂边、路边)、“三时”(敏感时段、夜间、节假日),系统性、全覆盖、不间断开展VOCs雷达走航观测,准确抓住影响臭氧生成的活性物种组分,通过污染源排放清单回溯行业企业。
开对药方,对症下药。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,一个药方治一类病、一副中药医一个病人。药方妙不妙,配方很重要。在“源头替代、过程严控、末端治理”大原则下,还会在实际情况中遇到不同具体问题。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点多面广、疑难杂症多,特别是无组织排放难治、难改、难管,需要结合行业特征、企业规模、周边环境等诸多因素,量体裁衣、因地制宜、组合式地使用多种治污技术,并在运行过程中适时优化调整。当然,开药方还需要能开良方的郎中。名师专家见多识广,下药老道,是治难题的主角;土郎中混迹坊间,用药接地气,也是一大助力。多种方式结合,从问题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成因出发,才能作出科学的选择。
善抓时机,科学服药。臭氧攻坚是系统工程,也是技术工程,需要恰到好处。攻坚时间要恰到好处,遵循时间规律,选择1年中最易发生臭氧污染的时间段,选取1天中最利于臭氧生成的时间段,集中力量实施攻坚,往往能事半功倍。攻坚对象要恰到好处,撒小网不撒大网,区域上抓工业集中区、企业集群,点源上抓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、排放大户,特别是“散乱污”、治污设施不到位的排放源。帮扶机制要恰到好处,专家一对一上门服务,既现场发现问题、提供解决方案,又通过监测评估效果、轻微违法免于处罚,一条龙式的帮扶机制,让排放单位放心接受体检、安心实现整治。
归根结底,开对方用好药与“五个精准”高度契合、如出一脉,落脚点还是精准。借鉴先进经验,不动摇、不松劲、不轻觑臭氧污染问题,持续稳定改善环境空气质量,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,将是各级各部门的必答之卷、必做之题。